草蓆起源故事
苑裡草蓆的編織歷史: 苑裡草蓆的編織,起源很早,相傳在清朝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住在苑裡已歸化的平埔族原住民婦女-蒲氏禮和斯烏茂二人,曾擷取大安溪下游兩岸沼澤地上野生的三角藺草,曬乾壓平,編成草蓆、籠頭等用具,可說是藺草編織用物最早的開始。 到了清朝乾隆三十年(西元1765年),雙寮社有一位名叫加璐曼的婦女,精益求精,將藺草析成細條,編成更精緻、更美觀的草蓆。同時,為了掌握草源,將野生藺草苗,用分根法移植到水田中,社裡的婦女紛紛接受他的傳授,一時事栽植藺草的水田激增,當時入墾的漢人,稱這種蓆為「蕃仔蓆」。同時,漢人看到原住民草編的用具,經久耐用,也開始模仿,在編織方法上,加以變化,編上一些美麗的花紋或圖案,叫作「加紋蓆」,也就是在前面提到的被北京人叫做「龍鬚蓆」的苑裡草蓆。當時,苑裡有位詩人名叫「蔡相」,他曾經為「加紋蓆」寫下一首詩,詩的內容如下:
蓆製加紋巧若何?草絲花篆價應多; 纖點水雙交結,織罷還須玉尺磨。
草帽創始
苑裡草帽的創始時間,比草蓆晚得多。有關草帽的由來,民間有兩種傳說:第一種說法是說在日本占據臺灣初期的光緒二十二年(西元1896年),當時的總督苑裡辦務署長淺野元齡,有一天率部屬出巡,看到鄉民編織的草蓆精緻美麗,非常喜愛。一時興起,隨手將頭上戴的小禮帽取下,詢問正在編席的婦女,是否能仿編。當即引起一位住在西勢庄的中年農婦洪鴦,決定試試。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試編,終於用他聰慧的所心和靈巧的雙手,以藺草編織成第一頂苑裡草帽,而且比原來的小禮帽,更加美觀實用。
第二種說法,主角也是洪鴦女士,傳她編織草蓆的手藝非常精巧,在地方上頗富名聲。他之所以創編草帽,是在她四十五歲那年(西元1897年),由於他年幼的兒子頭上生瘡化膿,又髒又臭,常遭蒼蠅叮咬,無法忍受。於是巧手慧心的洪鴦女士為了保護幼子的爛頭不受蒼蠅的騷擾及太陽的曝曬,絞盡腦汁,利用藺草編製洋人的呢帽,歷經多次的改進,終於編出了臺灣的第一頂藺草帽。
關於洪鴦女士
草帽的始祖–洪鴦女士,清朝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7月7日,出生於通霄鎮的白沙屯。她自幼聰敏靈巧,擅於描繪刺繡,深獲鄰里讚賞。長大後與苑裡庄青年高治結為夫婦,生活滿。不幸在她三十七歲時,丈夫去世,因家無恆產,生活頓陷困境,但她不屈不撓,租得五分農地耕種,餘暇編織草蓆賺取工資,上侍翁姑,下扶子女,堅強的撐起家計擔。
民國二年,洪鴦應聘臺北第三高女子學校(中山女中前身)擔任手工藝教師,傳授編織工藝。後來又回到故鄉,任苑裡公學校手工師,前後達十年之久。民國三十年八月六日去世,享年八十九歲。
民國二年,洪鴦應聘臺北第三高女子學校(中山女中前身)擔任手工藝教師,傳授編織工藝。後來又回到故鄉,任苑裡公學校手工師,前後達十年之久。民國三十年八月六日去世,享年八十九歲。